霉菌毒素是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毒素,是鸡的“沉默杀手”,解决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至关重要。
霉菌毒素是由不同类型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,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普遍存在。霉菌也可以暴露在鸡舍的空气中,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;饮用水中霉菌污染也能对畜禽产生危害,而人们少有关注。
霉菌毒素的危害
霉菌对谷物和饲料的污染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,低浓度的霉菌毒素可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,损害动物的脏器,高浓度则可直接导致鸡只死亡。
对鸡的影响:
1.影响生长
霉菌的衍生物霉菌毒素对鸡消化道的破坏最为严重,毒素的强腐蚀性能引起口腔病变,造成口腔溃疡(口腔粘膜溃烂形成黄色的疥痂)、肌胃壁增厚、腺胃炎、嗉囊炎等。
2.毒素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,生产性能下降是鸡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表现。鸡只出现拉黑色糊状稀便,机体消瘦、甚至死亡。
3.破坏免疫功能
霉菌毒素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,造成鸡的免疫器官受损萎缩,抗病力降低。导致腹水症多发,损伤脏器。
4.霉菌毒素的累积效应导致DNA以及其它细胞发生变化,造成内脏器官的破损和衰竭,主要是肝、肾和脾坏死,增加肿瘤形成的风险。
5.严重损害生殖系统。霉菌毒素还能造成卵巢和输卵管萎缩,产蛋量下降,暗斑蛋、血斑蛋、白壳蛋、薄壳和软皮蛋等畸形蛋增加。造成种鸡的孵化率降低。
6.产生类雌激素效应,其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,鸡产生雌性激素亢进症,母鸡表现为鸡冠、肉锤增大,公鸡睾丸减轻等。
破坏饲料中的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
霉变的玉米在贮存过程中脂肪含量明显下降,代谢能的损失可达25%左右,蛋白品质降低,尤其是赖氨酸、精氨酸的含量显著下降。VA、VD、VE、VB1、VB2、VB6、VB12、泛酸、烟酸等含量也随霉菌的大量繁殖而降低,同时饲料的适口性降低,采食量减少。
霉菌毒素种类
霉菌在生长繁衍过程中产生多种对动物有毒副作用的代谢产物,目前已知可产生毒素的霉菌有200余种,霉菌毒素约350种之多。
其中包括:
黄曲霉毒素B1:AFB1 aflatoxins B1;
黄曲霉毒素:AFT aflatoxin;
呕吐毒素:DON deoxynivalenol;
伏马毒素:FBS Fumonisins;
伏马毒素B1:FB1 fumonisin B1 ,
玉米赤霉烯酮:ZEN zearalenone;
赭曲霉毒素:OTA ochratoxins 。
常见霉菌毒素有四种:黄曲霉毒素 B1、玉米赤霉烯酮、呕吐毒素、伏马毒素 B1。霉菌毒素具有累积效应,即使含量很低也会影响畜禽生长,因而没有安全量或最低标准。
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
霉菌毒素既可在农作物生长时产生(镰刀菌毒素),也可在储存时产生(黄曲霉毒素、棕曲霉毒素等),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预防:
1、源头根治-微生物竞争抑制霉菌毒素
在作物收割前预防霉菌毒素污染,将不产毒的寄生曲霉菌株撒播在作物生长的土壤中,能使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83%-98%。
2、原料把控
做好饲料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,利用仪器提前对原料中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检测筛查,剔除以污染霉菌毒素的原料并加以处理。冠宇仪器生产的霉菌毒素检测仪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粮食、饲料、谷物、食用油、调味品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、T2毒素、呕吐毒素、赭曲霉毒素、伏马毒素、玉米赤霉烯酮,适用于粮油监测中心、粮油饲料生产加工、食品加工贸易、畜禽养殖户自查、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。
3、科学储存
水分的控制:
14%的含水量是玉米安全储存的保障。含水量13%的玉米在21℃可储存2年以上,而含水量18%的玉米在 21 ℃下仅能储存1个月。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,对玉米进行干燥处理是阻断霉菌发生的重要举措。
温度和湿度的控制:
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,霉菌数量明显增多,总量是原始状态的600倍左右。储存玉米的温度不应超过24℃,相对湿度控制在75%以下。当空气中的湿度在80%--90%时,霉菌及其孢子可以从空气中直接获得水份而生长繁殖。若发现场所被污染可采用福尔马林、高锰酸钾熏蒸。
分类储存
注意根据玉米的容重和含水量分类储存(它们的存放时间不一),以提高玉米储存的时间,减少霉变的发生率。
霉菌毒素检测仪 http://ahiplawyer.com/products-list-zh-923.html